过刊目录

  • 2002年, 1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2-06-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池晓菲,舒庆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59-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 90年代早期发展以来 ,差异基因表达 (DGE)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开放”结构系统的DGE技术不需原始的生物学或序列信息 ,而且可应用于任何种群 .主要介绍 6项开放的DGE技术 :cDNA代表性差示分析 (cDNA RDA)、基因表达系统分析 (SAGE)、表达序列标签串联排列连接(TALEST) ,和早期的DGE技术差异显示 (DD)、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P PCR) ,以及一项受专利保护的技术———GeneCalling .通过几项重要的参数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比较 ,认为DD虽然有其致命的弱点 ,但在目前仍然应用得非常广泛 .cDNA RDA能有效富增特异片段 ,扣除共有序列 ,如能和SAGE结合 ,将能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TALEST和GeneCalling操作较简便 ,一次试验能获得大量的数据 ,但是分析这些数据比较麻烦 ,须借助另外的分析软件 .最后介绍了应用DGE技术取得的最新成果 .
  • 丁云菲,刘勇,刘红岩,马雁冰,孙强明,孙茂盛,戴长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65-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乙肝病毒包膜中蛋白M基因插入酵母整合型表达质粒pAO818的醇氧化酶 (AOX1)启动子下游 ,构建携带 8拷贝M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经电穿孔转化SMD116 8菌株和G4 18筛选 ,得到了高效分泌表达M蛋白的毕赤酵母菌株 ,表达量超过 5 0mg L .经初步纯化 ,对表达产物的性质鉴定表明 ,重组蛋白具有preS2和S抗原性 ,可以形成颗粒 ,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糖基化 .所构建的稳定重组菌株和所得到的重组蛋白颗粒 ,为进一步研究新一代的疫苗提供了必要的材料 .
  • 周平坤,隋建丽,耿煜,Odile RIGAUD,吴德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72-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剂量辐射诱导表达新基因LRIGx被克隆 .Northern印迹杂交结果表明 ,在 0 2Gyγ射线照射后 2~ 4h ,人A5 4 9细胞中该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当照射剂量增加到 2Gy时 ,其诱导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0 2Gy照射 .通过细胞周期同步化 ,观察到LRIGx基因表达高峰在G2 M期 .同源性比较和功能保守域分析结果显示 ,该基因编码产物与DNA修复和重组蛋白RAD5 4、ERCC 6 ,染色质重构和转录调节功能蛋白SWI2 SNF2等有同源性 ,其N端具有与染色质重构、基因转录调控和DNA修复有关的 3个功能结构域 ,即CHROMO、SNF2N和解旋酶C端结构域
  • 宋宜,孟祥兵,梅柱中,刘斌,董燕,孙国敬,孙志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77-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mutatedinataxiatelangiectasia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并起始诸多DNA损伤信号反应通路的主开关分子 .已有研究发现 ,DNA损伤生物学反应中 ,ATM可通过磷酸化活化p5 3,继而转录活化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p2 1WAF1 CIP1的表达 ,而对于ATM是否直接参与p2 1WAF1 CIP1的早期活化迄今尚无实验证明 .通过免疫共沉淀反应 ,检测到细胞电离辐射 (ionizingradiation ,IR)反应早期ATM与p2 1WAF1 CIP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将p2 1WAF1 CIP1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 2 ,经诱导表达及亲和层析纯化获取GST p2 1融合蛋白作为磷酸化底物 .体外磷酸化实验检测证明 ,IR活化的ATM具磷酸化p2 1WAF1 CIP1蛋白的功能 ,并且此磷酸化功能可被PI3K家族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所抑制 .结果揭示了IR后ATM可通过直接磷酸化p2 1WAF1 CIP1蛋白 ,在IR致DNA损伤生物学反应早期调控p2 1WAF1 CIP1蛋白的快速活化过程
  • 吴忆贫,冯怡,杨晓,黄翠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82-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TGF β1 SMAD3信号对小鼠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分离了野生型与Smad3基因剔除 (Smad3ex8 ex8)突变纯合子小鼠肋骨软骨细胞并进行了体外培养 .通过3 H TdR参入实验检测了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 .TGF β1可以刺激野生型软骨细胞的增殖 ,Smad3基因缺失导致小鼠软骨细胞丧失对TGF β1刺激生长作用的应答 .Northern杂交显示 ,TGF β1促进野生型小鼠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 ,而Smad3基因缺失突变纯合子软骨细胞大量表达肥大性软骨细胞的分子标记物X型胶原 .结果表明 ,SMAD3介导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并抑制软骨细胞的肥大性分化
  • 胡学军,张志超,包永明,杨青,安利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87-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快速、高效构建小肽多拷贝基因表达载体的策略 ,并构建了相应的表达载体pETE coT .用人工合成的编码 2 8个氨基酸残基的胸腺素α1基因为模型 ,采用限制酶EcoT14I识别序列CCAAGG为小肽基因两末端序列 ,利用其酶切后可产生非镜相对称粘性末端 ,一次连接反应就构建出一系列不同基因拷贝数的表达载体 ;在小肽基因两端分别引进编码FactorXa和羟胺蛋白切割位点的序列 ,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可被FactorXa和羟胺剪切出不残留任何外源氨基酸的小肽 .不同拷贝数的小肽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均获得高效表达 .
  • 高春芳,王皓,徐玲玲,赵文静,孔宪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93-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寻找纤维化形成中调控人Ⅰ型前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序列及其DNA结合蛋白 ,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α1(Ⅰ )前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 2 5kb至 + 4 2bp的片段为靶序列 ,采用PCR、基因重组、报告基因测活、细胞基因转染技术比较不同长短启动子活性 .凝胶滞留实验 (EM SA)研究高启动活性片段相应的DNA结合蛋白 .基因转染高活性转录因子识别序列至靶细胞 ,探讨前胶原基因激活阻断的新手段 .结果表明 ,- 2 4 83~ + 4 2bp、 - 2 6 8~ + 4 2bp序列具有强启动调控活性 ,而 - 10 5~ + 4 2bp片段启动活性最低 .EMSA对高启动活性小片段DNA结合蛋白的分析提示 ,- 2 6 8~ + 4 2bp序列中存在转录因子Ap 1、Sp 1、NF 1的特异结合位点 .转染高活性转录因子识别序列Ap 1、Sp 1至靶细胞可竞争性阻断胶原基因启动转录激活 .研究提示 ,人α1(Ⅰ )前胶原基因 - 2 4 83~ + 4 2bp、 - 2 6 8~ + 4 2bp片段有高启动活性 .转录因子Ap 1、Sp 1、NF 1与 - 2 6 8~ + 4 2bp序列中相应识别序列的结合与其基础高转录活性有关 .转染高活性转录因子识别序列Ap 1、Sp 1可从转录水平阻断胶原基因的激活
  • 袁栎,刘丽,赵显玲,王烨,曹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299-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编码可溶性人TNFR75 (shTNFR75 )的cDNA与酵母整合载体pPICZαA重组 ,构建的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酵母细胞GS 115 ,获得了shTNFR75在酵母细胞中遗传性稳定表达酵母工程细胞 .甲醇诱导的pPICZαA shTNFR75 GS115重组酵母工程细胞培养上清 ,经CNBr活化的TNF 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 ,纯化产物纯度为 92 % ;经Western印迹分析 ,可被TNFR75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 ,分子量约为 31kD ;受体配体结合试验 ,shTNFR75纯化产物与rhTNFα和rhTNFβ的结合能力与其阳性对照基本相同 ;中和试验显示 ,该shTNFR75可完全阻断TNF对L92 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表明酵母系统分泌表达的shTNFR75产物具有良好的结合TNF的能力 .
  • 颜冰,黄培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03-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构建特异性的脑药物转运载体 ,分段合成了抗大鼠转铁蛋白受体的单链抗体基因 (Ox2 6 scfv) .经重叠PCR拼接成完整片段 ,克隆入pUC19载体中 ,测序正确后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 15b E .tag上 .IPTG诱导 ,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2 9kD ,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4 0 % .包涵体经 6mol L盐酸胍变性后 ,过SephacrylS 30 0HR分子筛柱复性蛋白 .免疫酶染色实验表明 ,该单链抗体能与转铁蛋白受体特异性结合 ,为建立以转铁蛋白受体为介导的血脑屏障转运载体打下了基础
  • 吕枚,方佩华,何红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08-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重组人促甲状腺素受体 (hTSHR)膜外区表达产物及其生物活性与免疫活性 ,将hT SHR膜外区编码基因 (编码第 3~ 4 2 0位氨基酸 )重组到表达型质粒pGEX 4T 3上 ,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正确 ,未改变读码框架 .然后转入E .coliAd4 94进行诱导表达 .纯化后的表达产物经SDS PAGE、Western印迹及放射受体法分别检测其分子量、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 .重组TSHR3~ 4 2 0 膜外区蛋白 (简称TSHR3~ 4 2 0 )产率为 15 9~ 2 0 2 μg L培养基 ,分子量为 4 8.9kD ;融合蛋白 (简称GST TSHR3~ 4 2 0 )分子量为 75 .4kD .两种表达产物都可与TSHRAb反应 ;TSHR3~ 4 2 0 可与12 5I TSH结合 .
  • 胡中波,邹萍,李爱香,肖娟,仲照东,刘凌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13-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调节鼠Fas Fas配体系统诱导凋亡的作用 ,根据GenBank中小鼠Fas基因碱基序列 ,设计扩增可溶性Fas(solubleFas ,sFas)引物 ,用RT PCR方法从幼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出与人可溶性Fas类似的新的鼠sFas (FasC)cDNA序列 .该序列缺乏Fas基因的跨膜区片段 ,但不改变其阅读框 .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之插入pUC19中间载体 ,DNA序列测定证实该片段序列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 .利用亚克隆的方法将鼠FasC的c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A13上 ,构建出重组载体pCA13 FasC ,通过脂质体LF2 0 0 0转染至 2 93细胞 .RT PCR和Western印迹证实 ,鼠FasC在 2 93细胞获得高效表达 .凋亡诱导实验表明 ,鼠FasC的表达可阻断Fas诱导凋亡的作用 ,证实了所转染鼠FasC的生物活性 .
  • 山松,翟鹏,朱云艳,毛泽斌,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17-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基因组步行法 (genomewalker)克隆了人A33抗原基因的 5′调控区 94 0bp片段 ,并用PCR法鉴定了这一克隆的正确性 .将该序列提交GenBank ,登录号为AF2 0 0 6 2 6 .用引物延伸法 (primerex tension)确定了A33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 ,发现该位点位于一个TATA盒下游 10个碱基处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构建了不同长度的A33启动子 5′缺失载体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这些载体转染LoVo、HeLa、2 93等细胞 ,比较了EGFP的表达水平 .研究发现 ,A33启动子上主要转录调控元件以及与组织特异性表达相关的转录调控元件位于A33启动子的 - 10 4~ + 2 5bp区域
  • 付振虹,王禾,许彦鸣,武国军,袁建林,王成济,杨安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23-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取人前列腺癌诱导基因家族新成员 ,以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总RNA为模板 ,用RT PCR方法扩增人前列腺癌诱导基因 1(PTI 1) ,将其亚克隆至克隆载体pUC19,进行测序 .将克隆得到的PTI 1基因片段与国外报道的人PTI 1基因编码区cDNA同源性为 99.3% ,但第 72 6、74 6、116 7、12 70、132 6、144 9、16 94和 16 95位碱基分别由A、A、C、C、A、A、T和C替代了文献中的C、C、G、G、G、C、C和T .其中 6个碱基的不同 ,导致了第 36、183、2 17、2 36、2 77和 35 9位密码子代表的氨基酸分别由Lys替代Gln ,Arg替代Gly ,Ala替代Gly ,Ser替代Gly ,Thr替代Pro和Arg替代Cys .将所获得的基因在GenBank登录 ,登录号为AF3974 0 3.结果提示 ,获得了PTI 1家族新成员 ,并且与EF 1α分子的同源性较已报道的PTI 1高 .
  • 陈占昆,吕厚山,王东,蒋东芳,艾京,王申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27-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hβ2m HLA B2 70 4双转基因小鼠 ,研究hβ2m对HLA B2 70 4表达的影响 .通过hβ2m转基因小鼠和HLA B2 70 4转基因小鼠交配 ,出生动物及后代经PCR初步筛选 ,采用Southern杂交对经PCR初步筛选的hβ2m HLA B2 70 4双转基因阳性小鼠基因组DNA标本作进一步鉴定 .阳性者进行RT PCR和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hβ2m阳性小鼠和HLA B2 70 4阳性小鼠交配 ,生仔鼠 6 7只 ,其中 2 8只仔鼠同时整合hβ2m和HLA B2 70 4基因 .Southern杂交证实 ,阳性鼠同时都含有hβ2m和HLA B2 70 4基因 .阳性小鼠的皮肤、结肠、睾丸和脾脏组织中均有HLA B2 70 4和hβ2m基因的mRNA表达 ,其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HLA B2 70 4基因的蛋白表达为 35 87% ,在HLA B2 70 4单转基因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HLA B2 70 4基因的蛋白表达为 7 87% (Histogramsta tistics) .成功地制备了hβ2m HLA B2 70 4双转基因小鼠 .在hβ2m HLA B2 70 4双转基因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 ,HLA B2 70 4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较高 ,而在HLA B2 70 4单转基因小鼠中则表达不明显 .hβ2m可与HLA B2 70 4重链分子结合 ,稳定和增高其在淋巴细胞膜上的表达
  • 潘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31-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政,陈美娟,李家大,杨晟,刘曙照,袁中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32-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包含信号肽和琥珀终止密码子的完整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基因克隆到噬菌粒pSurfscript.通过引入的 11肽连接青霉素G酰化酶C端与噬菌体外壳蛋白g3p的N端 .以构建的噬菌粒pSurfpga转化具有琥珀突变的大肠杆菌XL1 blue ,以辅助噬菌体M13KO7超感染 ,进行青霉素G酰化酶的表达和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 .经NIPAB法测活 ,酶的平均活力为 2 .5× 10 -15U cfu .首次在噬菌体表面展示出有活力的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 ,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青霉素G酰化酶突变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36-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新,陈海旭,陆坚峰,张毅,屈贤铭,杨胜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37-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大量制备重组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a(rETIa) ,对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E .coliBL2 1(DE3)pET2 2b mETIa进行了表达条件的优化 .用摇瓶培养 ,rETIa蛋白占菌体总蛋白 4 0 %以上 .经破碎菌体 洗涤包涵体 溶解包涵体 复性初步纯化后 ,再经二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电泳纯的rETIa蛋白 .测定了rETIa对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缺失突变体 (NTA)的抑制活性 .
  • 葛常辉,王玉华,杜昱光,王晗,赵瑾瑶,朱正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42-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胚泡表面表达的Lewis寡糖抗原 (LewisX ,LewisY)在胚胎发育以及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对着床前小鼠胚泡表面的Lewis寡糖抗原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小鼠胚泡LewisX寡糖蛋白有 2 7kD、2 9kD、6 8kD和 80kD 4种 ,LewisY寡糖蛋白有 70kD和 90kD 2种 ;2种寡糖抗原均在 8细胞时期开始表达 ,其中 ,LewisY寡糖抗原在胚泡表面的表达持续升高 ,直至胚泡着床 ;而LewisX寡糖抗原的表达则在桑椹期后逐渐降低 ,但仍在胚胎期的囊胚腔侧的顶端可见有部分表达 ;应用RT PCR的分析结果显示 ,LewisX合成的关键糖基转移酶FUT9基因在 4细胞及桑椹期高表达 ,到胚泡期虽然强度明显减弱 ,但仍有表达 ;而LewisY合成关键酶FUT1基因在 4细胞未见表达 ,在桑椹和胚泡阶段均有表达并逐渐升高 ,表达趋势与相应寡糖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 .结果说明 ,在小鼠胚泡表面表达的Lewis寡糖抗原的表达受到相应糖基转移酶基因转录的调控
  • 孙泉红,柴宝峰,梁爱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47-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离八肋游仆虫 (Euplotesoctocarinatus)大核eRF3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第二类释放因子结构与功能 ,探讨低等真核生物新生肽链释放机理提供实验素材 .以八肋游仆虫基因组DNA为材料 ,根据已知的第二类释放因子eRF3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 ,扩增克隆了该游仆虫的第二类释放因子基因片段 ,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 .根据测得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并利用游仆虫的端粒序列 (C4 A4 C4 A4 C4 A4 C4 )为引物 ,扩增得到该基因的全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位于 2 782bp长的大核染色体上 ,编码区由 2 4 0 0bp组成 ,编码 80 0个氨基酸 ,不含内含子
  • 叶传忠,赵旭东,许明,李平作,张永康,陈常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52-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是一种具有高度前列腺特异性的糖蛋白 ,其表达的增高与肿瘤的术后复发、激素抵抗及较差的预后正相关 ,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前列腺癌组织提取总RNA ,利用RT PCR技术获得PSMA基因的全长序列 ,构建了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 PSMA .电击法转化Pichiapastoris酵母 ,通过表型筛选和PCR鉴定证实该基因已稳定整合入Pichiapastoris酵母基因组中 .SDS PAGE显示 ,获得的PSMA蛋白分子量约 10 0kD ,表达产物经West ern印迹证实可特异地与PSMA单克隆抗体 4G5结合 .结果表明 ,成功地获得PSMA编码的cDNA并在酵母细胞中获得表达 .
  • 何娅妮,陈香美,于志恒,吕杨,师锁柱,朱晗玉,彭丽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56-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编码人钠 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hNaDC1)抗原表位区 (W138 Q2 19)的cDNA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 5X 1,构建重组质粒pGEX hNaDCL6 .在大肠杆菌BL2 1中 ,经IPTG诱导 ,获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 hNaDC1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 .以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获得纯化的GST hNaDC1.以此为免疫原制备的抗hNaDC1抗体可特异性识别人类和大鼠肾组织以及小肠组织中天然的钠 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利用该抗体 ,首次证实了hNaDC1基因编码产物分布于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刷状缘 ,与大鼠钠 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SDCT1)分布一致 .
  • 刘全胜,刘建华,金由辛,王德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61-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酵母分子量为 4 3kD的tRNA结合蛋白的基因来源 ,通过溴化氰部分化学裂解此蛋白 ,产生的 18kD肽段经过蛋白质氨端序列测定 ,测得 18kD肽段氨端部分序列为AFTFKK .针对序列AFTFKK设计简并引物 ,利用简并PCR方法和cDNA的 3′末端的快速扩增方法 (3′RACE) ,成功克隆 4 3kD蛋白mRNA的 3′端序列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该序列位于 3 磷酸甘油酸激酶 (PGK1)基因 10 0 3位— 170 0位 ,长度为 6 98bp ,编码 3 磷酸甘油酸激酶羧基端的 180氨基酸残基以及 3′端非翻译区 .结果证实 ,4 3kD蛋白的基因就是PGK1酶的基因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6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邓诣群,朱振宇,马涧泉,薛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67-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A型γ 氨基丁酸受体 (γ aminobutyricacidtypeA ,GABAAreceptor)α1亚基Cys166 Leu2 96片段的苯并二氮杂 (benzodiazepine ,BZ)结合位点及其结构特性 ,了解该片段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利用PfuDNA多聚酶依赖的点突变技术将该片段的每一残基用丙氨酸替代 ,通过E .coli体系过表达 ,纯化得到各种突变蛋白 .运用圆二色性 (circulardichroism ,CD)技术测定突变蛋白的二级结构 ,借助荧光各向异性 (fluorescenceanisotropy ,FA)、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 fer,FRET)技术测定其与BZ荧光配基Bodipy FLRo 1986 (BFR)的结合强弱 .通过与野生型的比较 ,确定其残基是否与结构和或结合相关 .结果显示 ,突变体R191A、G2 12A、S2 13A、R2 14A及V2 79A的结合能力减弱 2~ 3倍 ,除V2 79A显著增加α螺旋外均无二级结构的改变 .E193A、S2 78A、V2 79A和P2 80A的α螺旋显著增多 ,N2 75A和R2 76A的α螺旋则显著减少 .推测Cys166 Leu2 96的Arg191,Gly2 12 ,Ser2 13 和Arg2 14 可能位于BZ的结合袋 ,其第 4个环区 (Glu2 10 Asn2 16)与结合密切相关 .Glu193 、Ser2 78和Pro2 80 参与维持β折叠结构 ,而Asn2 75和Arg2 76参与维持α螺旋结构 .Cys166 Leu2 96的第 9个环区 (Asn2 75 Pro2 80 )对其结
  • 刘新光,梁念慈,马涧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73-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基因工程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人蛋白激酶CK2α和 β亚基 ,在体外等摩尔数混合构成有最大生物活性的重组人CK2全酶 .以重组人CK2全酶为分子靶点 ,研究tyrphostinAG2 13对该全酶的直接作用及其抑制动力学 .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 [γ 3 2 P]GTP的 [3 2 P]放射活度 ,检测CK2活性 .结果表明 :重组人CK2是一种Ca2 + 、cAMP和cGMP等第二信使非依赖性蛋白激酶 ,与天然CK2的性质一致 .AG2 13对重组人CK2全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IC50 为 1 1μmol L ,抑制作用远大于已知CK2的抑制剂 5 ,6 二氯 1 β 呋喃糖苯并咪唑 (DRB)和N (2 氨乙基 ) 5 氯萘 1 硫胺 (A3) .AG2 13对重组人CK2全酶的动力学研究表明 :它与GTP呈现非竞争 竞争性混合型抑制作用 ,抑制常数Ki 和Ki′值分别为 0 6 μmol L与 1 4 μmol L ;与酪蛋白呈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Ki 值为 0 9μmol L .结果说明 ,tyrphostinAG2 13不仅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 ,而且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筛选和开发有效的CK2抑制剂的分子靶点 .
  • 陈彬,陈敏,陈健,李渝萍,周度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79-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受体辅活化子PNRC(proline richnuclearreceptorcoregulatoryprotein ,富含脯氨酸的核受体辅调节蛋白 )可通过含SH3结合模体的PNRC2 78 30 0区域与孤儿核受体类固醇生成因子 1(steroido genicfactor 1,SF1)相互作用 .激活功能 2 (activationfunction 2 ,AF 2 )结构域在核受体配体依赖性转录激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探讨AF 2结构域在SF1转录激活中的作用机制 ,采用酵母双杂合分析、缺失突变技术和瞬时转染等研究方法考察了AF 2结构域对SF1反式激活功能及SF1与PNRC相互作用的影响 .SF1的反式激活功能有赖于AF 2结构域 ,其机制是SF1AF 2结构域的突变严重影响了SF1与PNRC的有效相互作用 ,并消除了PNRC对SF1反式激活功能的辅激活作用 .结果表明 ,SF1与PNRC的相互作用有赖于AF 2的功能结构域
  • 袁栎,刘丽,王洪波,于立身,罗超权,左龙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84-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第 16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运动员耐力水平有关 .为了解这一多态性与飞行员飞行耐力的关系 ,对不同阶段飞行人员ACE第 16内含子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结果显示 ,ACEDD基因型百分率在招飞体检应征人员为 12 5 %、基础飞行学院学员 (未飞 )为 11 5 %、飞行学院初教机飞行学员为 10 0 %、歼击机飞行员为 3 0 % .歼击机飞行员组D等位基因频率及DD基因型明显低于其他 3组 (P <0 0 1) ,而后 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进而观察到 ,飞行员体能测试成绩优者 ,无DD基因型 .提示 ,飞行员体能表现与ACE第 16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有关 ,具有I等位基因者 ,体能较好 ,飞行耐力也较好 .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87-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魏民,张丽萍,梁忠岩,田美红,张翼伸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 18(03): 388-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