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4年, 2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4-12-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杨镇珲,冯健男,沈倍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07-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大量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及晶体衍射结果的分析 ,从分子水平揭示人白细胞介素 6(hIL 6 )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模式及结合表位 .hIL 6属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 ,首先和hIL 6受体α低亲和力结合 ,两者形成的复合物再与hIL 6受体 β(gp130 )的胞外区相互作用形成高亲和力三聚体 ,但是hIL 6不能单独和gp130结合 ,需要借助于hIL 6受体α的桥梁作用才能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而促进六聚体的形成 .hIL 6是一种能够介导细胞表面信号转导 ,调节机体免疫及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发展进程都和hIL 6过表达有关 .基于对hIL 6与其受体相互作用方式的探究 ,为hIL 6小分子拮抗剂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模型 ,在此基础上已研究开发了许多不同种类的hIL 6新型分子拮抗剂 ,其中部分拮抗剂已应用于临床指导 .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12-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查向东,周立志,黄河胜,刘兢,徐康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13-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快速进化机制和结构功能关系 ,使用PCR技术扩增了若干编码C型凝集素类蛋白 β链的cDNA分子以及agkisasinβ的基因组DNA ,并将这些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 .对测序结果与试验过程中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 ,并且进行点阵图比较和多序列比对 .结果表明 ,可能存在“转录后同源重组”等转录后的事件 ,在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多样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解释基因数目与蛋白质数目的差异这一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问题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次报告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基因组DNA序列 ,其中未发现有内含子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18-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夏永娟,黄宝成,温伟红,黄威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19-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1E10是能够模拟鳗弧菌的保护性表位 ,可以作为疫苗使用的一种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1E10中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 .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VH4 4和VL10 5突变为半胱氨酸并且连接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中 ,突变后的VH 和VL 基因位于cpⅢ先导序列和cpⅢ基因之间 ,在LacZ启动子调控之下 ,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被导入细胞间隙 ,依靠链间二硫键组装成二硫键稳定型Fv抗体 (dsFv) .加入辅助噬菌体M13K0 7后 ,dsFv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 .ELISA测定显示 :dsFv噬菌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呈噬菌体浓度依赖 .结果表明 :成功构建出了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基因并使其在噬菌体表面获得了正确呈现 .该dsFv噬菌体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用于预防鱼类鳗弧菌感染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24-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姚艺桑,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邹星,慈宏亮,陈微,李亦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25-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消减差异筛选法寻找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在脑中特异表达的基因 .克隆得到的脑特异表达新基因 2 (brainspecificgene 2 ,简称Bsg2 )长 36 91bp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编码一个含713个氨基酸的锌指蛋白 .此蛋白N端有一个BTB(BR C ,ttkandbab)结构域 ,C端有 9个连续的C2H2锌指结构 .该基因定位在小鼠 12号染色体上 ,包含 1个内含子和 2个外显子 .应用生物信息学和RT PCR方法分别检验该基因在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 ,Bsg2基因在小鼠胚胎及成体的各组织中普遍表达 ,在脾、肾、睾丸、肠、子宫和脑的表达水平较强 .利用整体 (wholemount)原位杂交研究其时空表达模式 .结果显示 ,Bsg2在早期的小鼠胚胎和不同时期鸡胚的头部均特异表达 ,在11d鼠胚的肢芽里也有较强的表达 .Bsg2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预示它编码 1个具有DNA结合功能的转录调控因子 ,同时揭示它在脑的发育和器官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钱俊杰,孙国敬,孟祥兵,宋宜,梅柱中,刘斌,董燕,孙志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32-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泛素 蛋白酶体抑制剂MG 132处理的HeLa和SaoS 2细胞中 ,低表达的p2 1WAF CIP1受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调控 .为探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E3连接酶底物结合亚基 Skp2和低表达的p2 1WAF CIP1之间的关系 ,在HeLa细胞中转染Skp2的反义寡核苷酸后 ,p2 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同时 ,相对于转染空载体和Skp2ΔF(Skp2的F box缺失突变体 )的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全长Skp2的HeLa细胞中 ,p2 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说明肿瘤细胞中Skp2调节p2 1的稳定性 ,并且这种调控作用依赖于Skp2蛋白中的F box结构 .免疫荧光结果表明 ,Skp2和p2 1共定位于细胞核 ,这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前提 ;体内相互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 ,p2 1和其它SCFSkp2 的底物一样与Skp2直接结合 ,并且它们之间的结合区不在F box结构域 ,这一结果在体外的GST pulldown实验中得到验证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37-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尚玉磊,张炳欣,王琦,梅汝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38-7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CR技术 ,从蜡样芽胞杆菌M2 2基因组DNA扩增到长 132 0bp的基因片段 .该片段含编码 179个氨基酸残基的开放阅读框 ,推定蛋白序列与报道的BacillusanthracisCu ,Zn SOD序列有96 %同源性 ,其中N端 16个氨基酸残基推定为信号肽序列 .将Cu ,Zn SOD编码区插入载体pET 2 2b(+ )构建表达载体pET 2 2b sodC ,转化E .coliBL2 1(DE3) ,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SDS PAGE显示 ,融合蛋白表观分子质量约 2 4kD ,占菌体裂解液中总蛋白的 2 1 3% .将此表达载体转入SOD缺陷型大肠杆菌PN132 ,赋予了该菌株对paraquat的抗性 .NBT光抑制法测定SOD活性显示 ,与PN132无SOD活性相比 ,重组子在IPTG诱导前SOD活性极低 (1 79U/mg) ,诱导后活性高达 6 9 76U/mg .非变性电泳结果显示 ,该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受到 5mmol LH2 O2 和 5mmol LKCN的抑制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44-7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继红,任凤,吴毓,田晓光,吴妍宁,赵宝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45-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寻找去整合素家族的新成员 ,研究其在抗血栓与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 ,从中国白眉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进行RT PCR扩增 ,获得了 2 19bp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基因 .测序结果显示 ,其与韩国的同为蝮蛇去整合素的saxatilin的DNA序列同源性为 95 8% ,蛋白质序列同源性为 91 8% ,且蛋白质中含有去整合素的特征模体 RGD .将去整合素基因进行克隆、转化与诱导后 ,得到了该蛋白的可溶性高效表达 .经组氨酸亲和层析纯化 ,获得了分子量为 9kD的均质蛋白 ,并将其命名为adinbitor .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adinbitor能明显抑制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 4的增殖 ,诱导ECV30 4细胞发生凋亡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49-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姜毓君,李庆章,耿丽晶,闫宏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50-7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活性短肽 β酪蛋白磷酸肽 (β CPP)能够增加细胞对二价离子的吸收、促进受精过程并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β CPP的二聚体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系 .鉴定纯化所表达产物 ,考察表达产物对精子细胞内游离Ca2 + 水平、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重组 β CPP二聚体能够显著增加精子细胞对Ca2 + 的吸收、促进脾细胞的增殖并诱导某些肿瘤细胞的凋亡 ,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潜在的药理学意义
  • 秦成峰,秦鄂德,于曼,姜涛,陈水平,段鸿元,邓永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57-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登革 2型病毒衣壳蛋白C基因和葡萄球菌核酸酶S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从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LEX D2C SN中扩增获得编码登革病毒衣壳蛋白和葡萄球菌核酸酶的融合基因D2C SN ,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 V5 His中 ,筛选获得重组质粒pcDNA D2C SN .电穿孔转染BHK细胞后 ,5mg Lblasticidin压力筛选 ,通过RT PCR、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鉴定表达的蛋白 ,体外DNA消化试验检测核酸酶活性 .结果表明 ,融合蛋白D2C SN在BHK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被抗登革病毒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 ,并具有良好的核酸酶活性 ,能够对DNA进行切割 .同时 ,BHK细胞中稳定表达的融合蛋白D2C SN能够有效抑制登革病毒的增殖 ,使其感染性降低 10 3 ~ 10 4倍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将衣壳蛋白靶向病毒灭活策略应用于人类抗登革病毒感染奠定了基础
  • 刘雨飞,丁丽华,郝春芳,方言,赵福弟,黄翠芬,杨晓,叶棋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62-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X盒结合蛋白 1(XBP 1)为一种转录因子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XBP 1有2种剪切形式 ,即XBP 1S和XBP 1U .将这 2种剪切形式中的一段相同编码序列 (编码 82~ 14 7位氨基酸 )重组于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 KG中 ,构建成重组质粒pGST XBP 1(82~ 14 7位氨基酸 ) .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 .coliDH5α后 ,表达GST XBP 1(82~ 14 7位氨基酸 )融合蛋白 ,经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 .用此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利用制备的抗体分别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XBP 1的 2种剪切形式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 ,该抗体对XBP 1的 2种剪切形式均具有反应原性 ,效价高 ,特异性好 ,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XBP 1的功能
  • 张力群,王清明,范国才,陈吉中,陈惠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68-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NFS 6 0细胞中克隆了小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G CSF)受体的细胞因子受体同源区 (cytokinereceptorhomologous ,CRH)结构域 ,采用GST融合表达策略 ,实现了CRH结构域的表达 .以纯化的GST CRH融合蛋白为靶 ,从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中筛选CRH结构域的结合肽 ,找到两组具有核心序列的噬菌体展示肽 .其中C2和C13噬菌体展示肽能刺激NFS 6 0细胞增殖 ,说明C2和C13噬菌体展示肽具有G CSF活性
  • 吴毓,赵宝昌,王继红,任风,吴妍宁,赵鹏,崔秀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73-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胎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RI)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50 kD的酸性蛋白质,富含亮氨酸和半肤氨酸.作为胞浆蛋白可保护细胞不受外来胰RN白s。侵袭.HRI主要结构是由7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组成,7个亮氨酸重复单位有规律环状排列使N端、c端在空间上较为接近.用PcR方法在HRI cl〕NAS,端去除30个核普酸,并将此缺失突变的HRI的cl〕NA片段构建于质粒pPIcgK,电击转化入毕赤酵母(Pi峨i。 Pasto汀S)Gslls中,进行分泌型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实验结果表明,N端缺失突变的HRI与RN白s。A的亲合力较野生型HRI降低1倍,但依然具有竞争性抑制RNas。A的活性,表明HRIN端10个氨基酸残基缺失后并未丧失其抑制活性.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77-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勇,王渭池,李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78-7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细胞介素 4 (IL 4 )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哮喘等变态性炎症反应中具有关键作用 .IL 4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白介素 4受体 (IL 4R)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sIL 4R缺少跨膜和胞内结构域 ,结合IL 4后不能产生信号传递介导IL 4的生物学活性 ,但sIL 4R与IL 4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和极高的亲和力使它非常适合作为理想的IL 4拮抗剂 ,应用于哮喘等疾病治疗 .采用RT PCR方法 ,以人单核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得到编码sIL 4R的基因片段 ,经测序确证后插入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质粒pBV2 2 0 ,得到重组质粒pBV2 2 0 sIL 4R ,重组质粒转化E .coliDH5α .重组菌经温度诱导后超声破碎得到包涵体 ,经SuperdexHR75分子筛柱和DEAE SepharoseFastFlow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 ,HPLC检测表明纯度达到 90 % .N端测序证明 ,重组sIL 4R与天然sIL 4RN端序列完全一致 .Western印迹、配基结合印迹对重组sIL 4R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重组sIL 4R具有结合IL 4的生物学活性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84-7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梁卫红,唐朝荣,吴乃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85-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Rho家族成员OsRacD为诱饵 ,采用酵母双杂交体系 ,分离到两种与OsRacD互作的水稻RhoGDP解离抑制蛋白的基因 ,分别命名为OsRhoGDI1和OsRhoGDI2 .酵母体内结合和GSTpulldown分析结果显示 ,OsRhoGDI1和OsRhoGDI2与野生型和组成型激活的OsRacD都能结合 ,且不依赖GDI的N端部分序列 ;GDI和Rho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两种GDI在水稻根、地上组织和幼穗等多种组织和器官都有表达 ,但在表达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证实 ,在水稻中存在着调控RhoGTPases的GDP解离抑制蛋白基因家族 ,为Rho蛋白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91-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芳,顾奇伟,武家才,张传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92-7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对微生物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及其利用途径 ,分别在大肠杆菌和昆虫细胞中表达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 (HaSNPV)几丁质酶 .用PCR方法扩增出不含N端信号肽编码序列的几丁质酶基因片段 ,并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和重组到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 ,在大肠杆菌 (E .coli)BL2 1和粉纹夜蛾 (Trichoplusiani)细胞系Tn 5B1 4中分别进行了表达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 15 % ,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10 % .将含有几丁质酶的大肠杆菌和昆虫细胞表达产物添加到苏云金杆菌 (Bt)菌液中一起喂食 2龄家蚕 .结果显示 ,HaSNPV几丁质酶基因的 2种表达产物和Bt杀虫剂的混合物使处理的家蚕的致死时间较对照处理均明显缩短 .昆虫细胞和大肠杆菌表达产物与Bt混合物处理的LT50 分别从 93 5h和 95 1h缩短到 5 6 2h及 6 7 2h ,并且供试家蚕的生长速度明显缓慢 .研究结果表明 ,重组的HaSNPV几丁质酶有望作为Bt杀虫剂的增效剂
  • 王卫东,齐建国,谷淑燕,桑建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798-8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核抗原 1(EBNA1)的功能及提高EB病毒 (EBV)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的特异性 ,对EBNA1基因 3′端的部分片段进行了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 .采用PCR法扩增了EBNA1基因编码区 ,经酶切鉴定、序列分析后 ,将其 3′端 5 73bp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 ,得到重组质粒pET30a SS5 80 .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感受态细胞并经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 2 5kD的融合蛋白 (2 5 kDEBNA1) .该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 ,均可用Ni2 + 离子亲和柱纯化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 ,该蛋白能与鼻咽癌 (NPC)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纯化的 2 5kDEBNA1蛋白免疫BALB c小鼠后 ,经ELISA检测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制备的免疫小鼠血清能够与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的EBNA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且特异性优于鼻咽癌病人血清 .以上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EBNA1羧基端的原核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 2 5kDEBNA1蛋白 ,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04-8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董宁征,吴庆宇,潘峻亮,阮长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05-8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纤溶酶原激活剂dsPAα1(Desmodusrotundussalivaryplasminogenactivatoralpha 1)从吸血蝙蝠(Desmodusrotundus)唾液中提取 ,它包括Finger、EGF、Kringle和蛋白酶区 .dsPAα1的功能可能与其分子结构相关 ,特别是其Finger区和EGF区 .构建、表达了缺失Finger和EGF区的dsPAα1的缺失突变体 (dsPK) ,研究dsPAα1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Western印迹检测 ,转染后细胞上清见dsPK条带 ;用小分子底物S2 76 5测定dsPAα1和dsPK的酶动力学常数 ,在无纤维蛋白存在下 ,两者的Km 和kcat Km基本一致 .但在纤维蛋白存在下 ,dsPAα1的kcat Km 值增加了 3 9倍 ,而dsPK仅增加了 1 6倍 ;溶栓试验显示dsPK具有溶栓作用 ,但溶栓作用显著低于dsPAα1;PAI 1对dsPAα1和dsPK具有同等的抑制作用 .证实dsPAα1的Finger结构区和EGF结构区对dsPAα1的纤溶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 李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09-8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昌晓红,刘蓓,李艺,程洪艳,付天云,叶雪,冯捷,崔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10-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 3D5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进行原核系统的高效表达 .采用DNA重组技术 ,将 3D5ScFv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MF中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鉴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2 8kD ;通过直接ELISA、竞争抑制实验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其活性 .3D5ScFv以包涵体的形式获得高效表达 ,占菌体总蛋白 36 % ,变性复性后蛋白的纯度大于 90 % ,表达蛋白能与卵巢癌抗体OC12 5特异性结合 ,并能有效抑制卵巢癌抗原CA 12 5与卵巢癌抗体OC 12 5的特异性的结合 .3D5ScFv在原核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并具有较好的活性 ,为抗独特型抗体的人源化改造提供必要的元件
  • 赵敏,宋小双,杨谦,刘桂丰,王玉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15-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克隆血红密孔菌 (Pycnoporussanguineus)漆酶基因 ,根据真菌漆酶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了 1对简并引物 .以血红密孔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出长 12 2 7bp的漆酶基因片段 .以此序列为基础 ,通过 5′及 3′RACE技术克隆出漆酶全长cDNA序列 ,序列长为 190 2bp ,其 5′端和 3′端非编码区长分别为 5 1bp和 2 97bp ,开放阅读框长 15 5 4bp ,编码 5 18个氨基酸的蛋白 .该蛋白具有 4个铜离子结合区域 ,预测其相对分子量为 5 6 313 2 ,等电点为 5 5 9,其氨基酸序列与Pycnoporuscinnabarinus漆酶 (lcc3 2 )的同源性最高 ,为 96 % .以该cDNA编码区的两端序列为引物 ,PCR扩增得到漆酶的长度为 2 15 4bp的全长DNA序列 ,序列中包括 10个内含子序列 ,长为 5 2~ 70bp
  • 吴军,巩新,唱韶红,赵志虎,马清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21-8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细胞因子 (SC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 ,它在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肿瘤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贫血和其它血液病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建立一种实用的rhSCF制备工艺 ,从表达rhSCF的工程菌分离包涵体 ,用尿素变性 ,低浓度尿素溶液稀释复性 .复性液中的rhSCF经离子交换层析吸附、浓缩 ,凝胶排阻层析分离去除共价二聚体和疏水层析精纯化 ,获得纯化的rhSCF .纯化的rhSCF纯度大于 95 % ,回收率为 4 7% ,可促进人红白血病细胞TF - 1的生长 ,比活性为 0 .9× 10 6U mg ,与英国NIBSC的rhSCF标准品相似 .上述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制备高纯度rhSCF工艺高效简便 ,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 韩亮,张新军,黄世思,翟永功,常智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27-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入研究Wnt信号的传导机制 ,利用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 ,以Wnt受体LRP6的胞内区为诱饵蛋白 ,筛选小鼠 11 5d胚胎cDNA文库 ,发现了一个新的LRP6相互作用蛋白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AT1p15 (melanoma associatedantigenrecognizedbycytotoxicTlymphocytesp15 ) .免疫共沉淀方法证明了LRP6胞内区和MAAT1p15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也存在相互作用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实验显示 ,MAAT1p15能够明显增强Wnt1和LRP6响应的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 ,提示MAAT1p15可能是LRP6的一个辅助蛋白
  • 姜涛,王春梅,来仪,贾竹青,刘永刚,马康涛,李刚,周春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33-8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与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Northern印迹技术分别检测GATA4、Nkx2 5BMP2和Wnt11基因在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 ,在正常心肌中 ,与心肌发育相关的基因GATA4、Nkx2 5和BMP2有较强的表达 ,而Wnt11基础表达较低 .心肌梗死后 ,GATA4、Nkx2 5和BMP2表达下降 ,7d后有所恢复 ;Wnt11的表达在心肌梗死后呈上升趋势 ,至梗死 7d达到高峰 .结果提示 ,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心肌梗死后有明显改变 ,并发现启动心肌发育的关键信号分子———Wnt11基因表达上调 ,为心肌损伤后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 孙彦洵,侯宁,吕娅歆,杨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38-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检测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 ,ES细胞 )体外分化的拟胚体 (embryoidbodies ,EBs)形成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 ,PCD)的发生 ,通过悬滴、悬浮培养技术定向诱导未分化的ES细胞分化为拟胚体 ,并用RT PCR检测原始内胚层、原始外胚层、中胚层、内脏内胚层 4种分子标记物在EBs中的表达 .通过TUNEL染色、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以确定凋亡发生 .结果表明 :ES细胞体外分化为拟胚体并且表达各胚层相应的分子标记物 ;在拟胚体的发育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空腔化过程 ,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到凋亡生成 ,同时线粒体膜电位 (ΔΨm)在拟胚体发育过程中降低 ,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到caspase3、caspase8的激活 .表明小鼠ES细胞所分化的拟胚体可以作为研究早期胚胎发育的实验模型 ,线粒体在拟胚体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利用拟胚体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及相关信号分子在小鼠胚胎发育早期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郁卫东,梁蓉,杨丽君,郭静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44-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一种能够一次性分离任意两个植入前胚胎之间全部的差别表达的基因的方法 ,在已有的单胚胎操作技术的基础之上 ,对单个植入前胚胎抑制性消减杂交 (singlepreimplantationembryo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PE SSH)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分离到OM2和MⅡ d 2的基因片段 ,经GenBank和文献检索发现 ,这两个基因具有在MⅡ期和 2细胞期特异性表达的特点 .利用cDNA阵列所进行的鉴定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 ,而且所使用的材料极少 ,说明SPE SSH是一种强有力的分离和识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片段的实验技术 .若与单个卵裂球分离技术相结合 ,还可用于分离和识别人类早期分子诊断的标记性基因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6): 849-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