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5年, 21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5-02-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胡华军,邵健忠,许正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α辅肌动蛋白是近年来在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研究中的热点蛋白 .目前发现有α辅肌动蛋白 1、2、3和 4四种类型 ,呈细胞或组织特异性分布 .这四种蛋白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在细胞内均为反向平行的二聚体 ,并具有N末端肌动蛋白结合结构域 (ABD)、血影蛋白样中央重复结构域和C末端“EF手”结构域 .作为细胞骨架中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交联蛋白 ,α辅肌动蛋白通过与其相关蛋白包括整合素 (integrins)、钙粘素 (cadherin)以及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信号分子等的协同作用 ,在稳定细胞粘附、调节细胞形状及细胞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化与α辅肌动蛋白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 .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综述了α辅肌动蛋白家族成员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钱晖,许文荣,王文兵,韩崇旭,郝顺祖,朱伟,孙晓春,胡嘉波,黄诒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分离的人胚胎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6种肿瘤细胞株 ,裸鼠肿瘤和转移瘤组织为实验材料 ,以大鼠心肌组织和人胎盘组织为对照 ,探讨nucleostemin基因的表达情况 .RT PCR结果显示 ,nucleostemin基因在MSCs、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而大鼠心肌和人胎盘组织中无表达 .DNA测序结果证明 ,扩增的PCR产物与GenBank提供的DNA序列完全同源 .SCID裸鼠肿瘤动物模型定量PCR结果证实 ,nucleostemin的mRNA在裸鼠肿瘤组织和转移瘤组织中表达较高 .研究结果表明 ,在细胞中nucleostemin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可能与MSCs、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有关 .
  • 胡三梅,陈凤玲,陈天钦,叶廷军,李荣英,史文静,宋怀东,陆振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imecan osteoglycin是一种分泌型蛋白质 ,目前其功能尚不明确 .从人垂体cDNA中克隆到OIF基因并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 5X 2 mimecan ,将此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后用IPTG诱导 ,成功表达了一种分子量约为 38kD融合蛋白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0 %~ 4 0 % .此融合蛋白经纯化分离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以制备多克隆抗体 .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兔的抗血清 .结果显示 ,该多克隆抗体有较好的针对mimecan蛋白的专一性并且效价较高 ,可用于对mimecan的功能研究 .用此多克隆抗体检测到在某些种类的人垂体瘤组织中mimecan表达极高 ,提示可能存在新的垂体瘤类型 .
  • 杨锐,彭方,刘辉,曹志贱,李文鑫,毛歆,蒋达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中国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毒腺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编码毒素蛋白多肽 (命名为BmKCT)前体的全长cDNA序列 .该毒素多肽与已报道的氯毒素 (chlorotoxin)高度同源 ,其蛋白质一级序列有 6 8%的同源性 .为了鉴定BmKCT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pGEX系统成功地表达了BmKCT ,并用GST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的方法获得了纯化的重组BmKCT毒素蛋白 (rBmKCT) .通过膜片钳实验 ,记录了rBmKCT对人脑星型胶质瘤细胞 (gliomascell)表面的氯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 .结果显示 ,BmKCT可以显著抑制人脑星型胶质瘤细胞表面的氯离子通道电流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实验证明 ,在细胞水平上 ,BmKCT是一种新的短链氯离子通道抑制剂 .
  • 陈嘉勤,陈威华,邓梅春,黎冠,康园,梁宋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2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种新型的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阻断剂虎纹蜘蛛毒素 Ⅰ (HWTX Ⅰ ) ,硬脊膜外腔用药对福尔马林结肠壁粘膜下注射诱导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的抑制性效应 .5 %福尔马林溶液15 0 μl快速注入SD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层 ,可产生几种可评估的反映内脏疼痛的固定性行为 .在此伤害性刺激反应前 30min ,经留置的导管向大鼠硬脊膜外腔分别注入各待测药品和试剂 ,观察其对该模型疼痛行为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 ,美国同类镇痛新药ω 芋螺毒素 (ω CTX MVIIA)和吗啡两个阳性对照组比较 ,HWTX Ⅰ五个剂量组 ,进行大鼠硬脊膜外腔注药 ,均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福尔马林结肠壁注射诱导的伤害性行为反应 .HWTX Ⅰ和ω CTX MVIIA在 2 0μg kg体重剂量时 ,其抑制效果是稳定和明显的 ;在 5 0 70 μg kg体重剂量下 ,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HWTX Ⅰ量 效实验发现 ,在等剂量下 ,ω CTX MVIIA镇痛效果略高于HWTX Ⅰ .但在 5 0~ 75 μg kg较高剂量下 ,ω CTX MVIIA可能引起大鼠产生明显的运动能力障碍 ,而HWTX Ⅰ在该剂量范围内则未见类似的毒副作用 .盐酸吗啡镇痛作用起效快于HWTX Ⅰ和ω CTX MVIIA ,但维持时间较后二者短 .实验结果表明 :同为多肽类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 ,HWTX Ⅰ和ω CTX MVIIA大鼠硬脊
  • 王宝利,戴芳,梁晖,张瑞,吴亚锋,郭刚,张镜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保护素 (OPG)成熟肽N端D1~D4结构域仅由 2个外显子编码 .以人基因组DNA作为模板 ,采用重叠延伸PCR得到N端D1~D4域编码序列 ,并在其上游引入 2×His密码子序列 ,然后克隆入载体pQE 30进行表达 ,SDS PAGE表明 8×His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可被抗OPG抗体识别 .变性条件下通过Ni NTA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后再经梯度透析进行复性 ,采用破骨细胞样细胞 (osteoclast likecell ,OLC)诱导分化实验来检测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 ,证实单核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ODF)可协同促进多核OLC的生成 ,但加入重组OPG片段后 ,OLC生成显著减少 .
  • 白光兴,孙志伟,黄莺,俞炜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含有质粒pKD4 6的菌株BW2 5 113,在阿拉伯糖诱导后 ,表达λ噬菌体的 3个重组蛋白 ,宿主菌就具有了同源重组的能力 .设计的引物 5′端有 5 0bp的拟敲除基因的同源臂 ,3′端为扩增引物 ,以pKD3为模板 ,扩增两侧含FRT位点的氯霉素抗性基因 ,将此线性片段电转入具重组功能的感受态细胞 ,利用氯霉素平板就可以筛选到阳性转化体 .再利用表达Flp重组酶的质粒pCP2 0 ,可将FRT位点之间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删除 .利用该重组系统 ,构建了ClpP蛋白酶缺失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 ,可望在减少外源蛋白的降解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
  • 刘君梁,刁建波,唐建洲,谢锦云,梁宋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3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虎纹捕鸟蛛毒素Ⅺ基因通过PCR扩增 ,插入pMAL p2X载体 ,基因 5′端插入凝血酶切割位点 .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高效分泌表达 .表达产物N端含麦芽糖结合蛋白 ,融合蛋白被分泌到大肠杆菌的胞间质 .经冷渗透休克后 ,透析脱盐 ,用凝血酶切割融合蛋白 ,再经SuperdexTM75分子筛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反相C18柱纯化 ,得到重组虎纹捕鸟蛛毒素Ⅺ .质谱分析表明 ,rHWTX Ⅺ系正确表达产物 ,重组HWTX Ⅺ表现出与天然HWTX Ⅺ一致的生物学活性 .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4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任明华,王淑静,林雪松,徐建永,陶站华,赵炜明,刘兴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4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皮抑素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抑制剂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对人内皮抑素基因工程菌中的内皮抑素基因进行改造 ,将内皮抑素中的GRIRGAD改为RGDRGD序列 ,提高了内皮抑素的抗肿瘤活性 .裸鼠体内抑瘤试验发现 ,野生与诱变内皮抑素的抑瘤率分别为 4 0 6 6 %和5 1 0 5 % ,诱变内皮抑素抑瘤率比野生内皮抑素提高了近 11个百分点 .病理切片HE染色诱变组肿瘤的血管生成比野生组明显减少 ,坏死灶增多 .免疫组化试验中 ,诱变组在微血管密度MVD(P <0 0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 <0 0 5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 >0 0 5 )三个指标上均比野生组减小 .体外细胞实验中 ,MTT结果表明 ,野生组内皮抑素半数抑制浓度IC50 =185 μg ml,诱变组内皮抑素IC50 =2 7μg ml,诱变组抑瘤活性是野生组的 6倍 .细胞迁移抑制实验表明 ,野生组与诱变组内皮抑素均对肿瘤细胞迁移有抑制作用 ,野生组迁移抑制率为 6 8 95 % ;诱变组迁移抑制率为89 94 % .上述结果说明 ,内皮抑素除抑制血管生成外 ,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诱变内皮抑素通过RGDRGD序列与整合素结合而提高了抗肿瘤活性 .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5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媛媛,朱乃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5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乙肝病毒侵染肝细胞过程中的功能蛋白 ,通过印迹免疫分析技术从人肝cDNA噬菌体表达库中筛选出一株编码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 (hepatitisBsurfaceantigenbindingprotein ,HBsAg BP)的cDNA克隆 .基因测序结果表明 ,该cDNA具有独立的开放阅读框架 ,编码 1个由 34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可溶性蛋白分子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riplEx后 ,在E .coliXL1 Blue菌株中获得 4 4kD的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经Western印迹和ELISA实验证明具有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进一步经流式细胞仪实验显示 ,在纯化的重组蛋白存在的情况下 ,天然的HBsAg与肝细胞株HepG2的亲和力显著增高 .结果显示 ,该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可能是介导乙肝病毒对肝细胞亲和侵染的可溶性辅助受体 .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6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戴双双,何凤田,杨朝辉,彭家和,李蓉芬,张艳,陈麟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人可溶性增殖诱导配体 (sAPRIL)在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以及促肿瘤形成中的作用 ,用RT PCR从扁桃体总RNA中扩增出人sAPRIL基因 .经克隆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较 ,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即为sAPRIL .将克隆载体经酶切并构建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表达量达4 3 6 % .纯化蛋白后进行3 H TdR参入实验 ,表明sAPRIL有明显促进肿瘤的形成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存活的作用 .
  • 马相如,胡勤芹,肖少波,方六荣,刘正飞,陈焕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6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伪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vires ,PRV)UL4 1基因编码的病毒宿主关闭蛋白 (VHS)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PCR扩增得到含UL4 1基因完整编码区的 1174bp片段 ,将该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 KG中GST下游 ,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实现了GST VHS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序列分析发现VHS蛋白具有 4个保守区 ,并且第 3个保守区与核酸内切酶结构域FEN 1(1A76 )高度同源 .PROSPECT软件预测的伪狂犬病病毒VHS蛋白三维结构中含有 10个α螺旋和 2 2个β折叠 ,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VHS蛋白三维结构十分相似 .
  • 高诗娟,田瑞,宋婀莉,高友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吕萍,龚瑶琴,李江夏,周海斌,陈丙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7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小鼠LDL受体相关蛋白 5 (Lrp5 )基因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采用DNA重组技术 ,构建了 7种含小鼠Lrp5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体系 ,分别为 :pGL3 10 3(- 10 3bp~ + 132bp) ,pGL3 30 3(- 30 3bp~ + 132bp) ,pGL3 4 99(- 499bp~ + 132bp) ,pGL3 70 8(- 70 8bp~ + 132bp) ,pGL3 90 9(- 90 9bp~ + 132bp) ,pGL3 10 34(- 10 34bp~ + 132bp ) ,pGL3 12 2 9(- 12 2 9bp~ + 132bp) .以pRL TK为内参照质粒 ,瞬时转染成骨细胞株 (U2OS )及非成骨细胞株 (COS 7) ,收集细胞测定荧光素酶相对表达活性 .7种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在 2种细胞中表达无显著差异 ,即在所分析的小鼠Lrp5基因的 136 1bp(- 12 2 9bp~ + 132bp)范围内 ,不存在成骨细胞特异的表达元件 ;而且 7种表达质粒在 2种细胞中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 ,pGL3 10 3表达活性最高 ,pGL3 12 2 9表达活性显著降低 .表明小鼠Lrp5基因转录所必需的基本启动子序列在 - 10 3bp~ + 1bp范围内 ,- 10 34bp~ - 12 2 9bp之间的 195bp片段内可能含有负调控元件 .
  • 李淑艳,李增刚,李隽,倪菊华,贾弘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7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听原性惊厥易感大鼠是强直 -阵挛惊厥大发作的一种模型 .一般认为 ,下丘是听原性惊厥发作神经元网络的启动部位 .采用RT PCR、Western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了听原性惊厥易感大鼠 (P77PMC)一次惊厥发作与惊厥点燃状态下AMPA受体亚基GluR2在下丘内表达的改变 ,并采用限制性酶切方法分析了GluR2Q R位点mRNA编辑水平的改变 .研究结果显示 ,一次惊厥发作后下丘内GluR2表达无明显改变 ,惊厥点燃后下丘内GluR2表达降低 ,一次惊厥发作及惊厥点燃状态下GluR2Q R位点处于编辑成熟状态 .提示 ,GluR2表达降低参与了点燃状态下的惊厥发作 ,在听原性惊厥易感大鼠惊厥发作机制中不涉及下丘内GluR2Q R位点编辑水平改变 .
  • 李玲,张波,邹万忠,郑杰,刘俊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与P5 3的体外结合 ,探讨P5 3 端粒途径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 .GST和 4种人P5 3 GST融合蛋白经大肠杆菌表达、谷胱甘肽 SepharoseTM4B纯化后 ,进行SDS PAGE和考马斯亮篮染色 .人P5 3包括野生型 (1~ 393)、C端缺失体P5 3N5 (2~ 2 93)、N端缺失体P5 32C(95~ 393)、单个氨基酸突变体P5 3R175H(175R→H) .各纯化蛋白的分子量与预计的完全一致 ,且纯化率达 90 %以上 .将纯化的GST和P5 3 GST融合蛋白与人乳腺癌细胞MCF 7细胞蛋白进行体外结合反应 ,Western印迹检测反应物中P5 3和TRF1、TRF2的结合 .野生型P5 3和P5 3 R175H均能沉淀MCF 7中的TRF1、TRF2 ,且结合力相似 ,而单独的GST则无沉淀TRF1、TRF2的作用 .与野生型P5 3和P5 3R175H相比 ,P5 32C与TRF1、TRF2的结合力明显增加 ,P5 3N5与TRF1、TRF2的结合力大大减弱 .表明P5 3和TRF1、TRF2可以进行直接而特异的体外结合 ,且它们的结合为P5 3C端 (2 93~ 393)结构域依赖性 .P5 3和TRF1、TRF2这种结构域依赖性的结合可能与端粒动态变化所诱导的细胞活动有关 .
  • 吴军峰,童坦君,张宗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88-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16 INK4a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的抑制因子 ,它通过抑制cdk4与cdk6的活性 ,使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蛋白Rb处于低磷酸化状态 ,从而使细胞阻滞于G1期 .对p16 INK4aATG上游 6 2 2bp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 ,该区域富含GC ,其中有 5个GC盒 (分别命名为GC Ⅰ~GC Ⅴ ) .将上述片段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 Basic ,分别对 5个GC盒进行点突变后转染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2BS)发现 ,Ⅰ、Ⅱ、Ⅳ位点的突变体显著下调p16 INK4a启动子的活性 ,而Ⅲ、Ⅴ位点突变体无明显作用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证实 ,GC Ⅰ ,Ⅱ ,Ⅳ能与转录因子Sp1和Sp3结合 ,而且结合条带可被转录因子Sp1和Sp3的抗体所拮抗 .共转染Sp1有助于增加启动子的活性 ,而共转染Sp3则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证明p16 INK4a的转录受到Sp1与Sp3的调控 .
  • 聂磊,韩梅,温进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94-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血管舒 缩肽表达的调控机制及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在该网络平衡中的地位 ,以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为诱发因素刺激培养的大鼠VSMC ,用RT PCR和放射免疫分析观察内皮素 1(ET 1)、AngⅡ、心钠素 (ANF)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在VSMC中的表达与释放及相互关系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分析揭示其分子机制 .在被AngⅡ处理的VSMC中 ,4种血管活性肽的表达活性均升高 ,其中缩血管肽基因表达被迅速诱导 ,而舒血管肽则是先降后升 .但刺激前后舒 缩血管肽之间的平衡关系无明显改变 .放免分析证实 ,AngⅡ可程度不同地促进 4种血管活性肽合成 ,使胞内 4种活性肽水平升高 ;对培养液中 4种活性肽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 ,AngⅡ可促进ET 1、AngⅡ释放 ,抑制舒血管肽释放 ,尤以ANF的胞内水平明显高于胞外 .EMSA分析显示 ,在AngⅡ诱导 4种肽表达的同时 ,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转录调控因子转录激活蛋白(AP 1)与 4种活性肽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明显增强 .ChIP结果表明 ,AP 1在染色质靶位点的募集与血管活性肽基因的表达上调有直接关系 .结果提示 ,AP 1与特异DNA顺式作用元件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血管活性肽的转录激活 .VSMC不仅作为它们的效应器 ,而且还通过调节AP 1与靶基因中的共有顺式元件——
  • 林玉满,苏爱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01-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短裙竹荪子实体经生理盐水抽提、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rose和SephadexG 10 0柱层析纯化得到短裙竹荪凝集素 (Dityophoraduplicata(Bosc)Fischerlectin) ,简称DDFL .DDFL经PAGE显示单一条带 ,SDS PAGE测得其亚基分子量为 2 2 3kD ,SephadexG 10 0凝胶过滤测得分子量为 4 5 3kD ,DDFL不含中性糖 ,IEF测得其等电点为 3 92 .该凝集素对供试的 4种血型人血和兔、小牛、鸭、鸡、鲫鱼以及青蛙血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 ,但不凝集鳖红细胞 .它还可以凝集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小鼠S180 肉瘤细胞 ,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乳糖、棉子糖、半乳糖、α 甲基半乳糖、β 甲基半乳糖和N 乙酰半乳糖胺所抑制 .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 ,DDFL含有 17种氨基酸 ,其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 .经测定 ,其N末端为甘氨酸 .DDFL对热、酸和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经 6 0℃处理 10min ,可保持较高的活性 ,在pH 4 0~ 9 0范围内较稳定 ,其凝血活性依赖于Mg2 + 和Ca2 + 二价阳离子 ,Mn2 + 和Zn2 + 则无影响 .DDFL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致死量为 70 6 3mg kg .
  • 陈光宇,彭善云,邹民吉,徐东刚,王嘉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0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研究所构建的人可溶性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hsBLyS)及其突变体hsBY A(Cys14 6→Ala14 6 )和hsBY V(Cys14 6→Val14 6 )在体内的生物活性 ,将 3种重组蛋白注射入BALb C小鼠体内 ,进而分析重组蛋白对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泌和脾脏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并对 3种蛋白的体内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3种蛋白均能促进小鼠血清总IgG和IgM的分泌明显增加 ,统计学检验显示突变体rhsBY V诱导这 2种免疫球蛋白分泌的能力最强 ;3种蛋白还诱导小鼠脾脏增大、脾脏成熟B细胞的相对数量增加 .该高活性突变体hsBY V的获得提示 ,Cys14 6并非BLyS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需 ,将Cys14 6突变成Val14 6有可能提高BLyS的生物活性 .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12-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韩为东,李琦,赵亚力,母义明,李雪,宋海静,陆祖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13-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雌激素雌二醇上调人乳腺癌细胞MCF 7中LRP16基因表达 ,该基因过表达促进MCF 7细胞增殖 .为进一步探讨LRP16基因不同表达水平对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雌激素的反应性增殖能力 ,采用针对LRP16基因特异的小干扰RNA策略 ,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及抗性筛选构建了LRP16基因被稳定抑制的 2个MCF 7细胞系 ,针对绿色荧光蛋白的干扰序列作为阴性对照 .Northern印迹实验检测了LRP16基因在各个细胞株中mNRA的水平 ,与对照组细胞比较 ,针对LRP16基因不同位置的 2个小干扰RNA可分别将该基因抑制 90 %和 6 0 % .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 ,MCF 7细胞中LRP16基因表达抑制率越高 ,细胞增殖速率减慢越显著 (P <0 0 5 ) ;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 ,抑制LRP16基因在MCF 7细胞中表达 ,限制了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 ;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 ,LRP16基因抑表达使MCF 7细胞G1 S周期转换受抑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LRP16基因表达抑制的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E及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水平显著下调 ,但未检测到P5 3及Rb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雌二醇刺激的增殖实验结果显示 ,抑制LRP16基因表达没有消除MCF 7细胞的反应性增殖特征 .上述结果表明 ,LRP16基因表达量与MCF 7细胞增殖能力密切相关 ,抑制其表达可有效限制MCF 7细胞的增殖能力 ,提
  • 李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19-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海燕,胡东,冉宇靓,遇珑,孙立新,刘军,张新宇,杨治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20-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 ,以便为抗血管形成治疗肿瘤的新策略提供有价值的靶位 ,采用人新鲜的肝癌、肺癌组织匀浆活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并构建了cDNA表达文库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 (SSH)获得活化HUVEC高表达的基因片段 ,放射标记后筛选文库 .获得的阳性克隆进一步进行差异杂交筛选 ,去除假阳性 .共获得了 177个阳性克隆 ,对其中 74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 ,发现它们代表 32个基因 ,其中多个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 ,1个为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Ⅲ同源的新基因 ,2个为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基因 .研究结果表明 ,用肿瘤组织匀浆模拟肿瘤内环境活化HUVEC ,并通过比较活化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可以分离到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 .
  • 张岩,刘贤锡,张冰,胡海燕,龚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28-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鸟氨酸脱羧酶 (ODC)基因反义RNA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将表达ODC第 3外显子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rAd ODC Ex3as分别感染前列腺癌细胞株PC 3和LNCap .通过MTT法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确定不同细胞合适的感染滴度 ,再采用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Ad ODC Ex3as对细胞中ODC表达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与CDK抑制物p2 1的关系 .实验显示 ,rAd ODC Ex3as分别以 5 0MOI、2 5MOI感染PC 3和LNCap细胞可明显抑制其生长增殖 ,而不引起细胞毒性作用 ;其对两种细胞中ODC表达的抑制作用分别为4 5 %和 5 9% .流式细胞DNA含量分析证实 ,rAd ODC Ex3as可引起PC 3和LNCap细胞周期G1期阻滞 ,但并未引起凋亡 .通过Western印迹发现 ,细胞中ODC表达的降低可诱导p2 1蛋白的过表达 .结果表明 ,rAd ODC Ex3as在体外能有效地干扰ODC基因的表达 ,并通过诱导p2 1的过表达使其细胞周期停于G1期 ,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 3和LNCap的增殖 ,为其进一步基因治疗的研究打下基础 .
  • 刘亚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3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曹锐,张丽军,聂松,王贤纯,梁宋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3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动在线纳流多维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分离和鉴定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富集的小鼠肝脏质膜蛋白质 .以强阳离子交换柱为第一相 ,反相柱为第二相 ,在两相之间连接一预柱脱盐和浓缩肽段 .用含去污剂的溶剂提取细胞质膜中的蛋白质 ,获得的质膜蛋白质经酶解和适当的酸化后通过离子交换柱吸附 ,分别用 10个不同浓度的乙酸铵盐溶液进行分段洗脱 .洗脱物经预柱脱盐和浓缩后进入毛细管反相柱进行反相分离 ,分离后的肽段直接进入质谱仪离子源进行一级和二级质谱分析 .质谱仪采得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质数据库搜寻 ,共鉴定出 12 6种蛋白质 ,其中 4 1种为膜蛋白 ,包括与膜相关的蛋白质和具有多个跨膜区的整合膜蛋白 ,为建立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适宜方法和质膜蛋白质数据库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性研究资料 .
  • 卓德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42-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 21(01): 143-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