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出生缺陷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出生缺陷是新生儿先天机体或功能的异常,表现在身体、智力或对社会的影响。中国儿童人口基数庞大,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预防出生缺陷显得尤为重要。多数出生缺陷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还没有明晰,有效的治疗和干预策略更亟待研究与开发。本专栏的综述文章和研究成果不仅为该学科领域的学术探讨注入了新的知识进展,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参考,反映了出生缺陷研究与细胞再生治疗之间的交汇与共同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期专栏,让更多读者深入理解出生缺陷的现状与防治的紧迫性,更期望激发更多科研人员投身于出生缺陷与细胞再生的研究事业中,共同努力提升出生人口质量,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儿童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糖作为生命体的重要组成成份,承载着很多生物学功能:保护细胞、细胞的结构成份、能量来源与代谢组分、细胞与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最常见的人类ABO血型的分子基础就是由血细胞表面的糖链结构决定的,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则是由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糖作为受体。
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糖的重要性,但其固有的复杂性造成了很多研究上的技术难题:其一,化学结构上,糖链的链接方式多种多样;其二,糖链的合成没有模板,而是如同“分子乐高”一样由糖基转移酶装配合成。这样的糖类异质性虽然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但是也为研究它的生物学功能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所以糖生物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一门多学科多手段多角度的交叉学科。本专刊涵盖多学科(生命、化学以及药学)对于糖生物学功能的综述以及技术上的最新简报,力图报道糖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阐释糖在不同生理和病理中的功能,并讨论糖类药物的开发。
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或液泡)分解自身组分以达到维持细胞内正常生理活动及稳态的一种细胞代谢过程。自噬作为一条进化中保守的胞内降解途径,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或病理过程,如细胞稳态、器官建成、神经变性、肿瘤发生及迁移等。自噬分子机制与功能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能被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直径大30~150
nm。外泌体能够参与细胞通讯与物质交换,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进程密切相关。随着有关外泌体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发现它广泛参与了机体免疫应答、抗原呈递、细胞分化、肿瘤生长与侵袭等各种生物过程中。外泌体携带核酸和蛋白质等重要信号分子,广泛存在各种体液中,可反映来源细胞的特性,因此具有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同时,由于外泌体兼顾纳米粒子的天然性与结构的稳定性,故将其作为载体进行靶向药物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为生命体内另一层面的重要的调控机制,RNA
上的动态可逆的化学修饰,即表观转录物组修饰,日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近年来,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其他交叉学科的助力,RNA
修饰领域开始向世人展现出一幅极其绚烂的画卷。2016 年, Nature Methods 更是将Epitranscriptome
analysis(表观转录物组分析)评选为年度技术。RNA 化学修饰已成为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对于RNA
化学修饰的研究推动了“ 表观转录物组学” 这个新领域的发展。
自2016年第1期,我刊开设特约综述栏目,精心邀选在某一专业或专题研究上有影响力的专家进行约稿,就其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展望,反映国内外热点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目标学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指导和参考建议。
我刊重点打造特约综述栏目,头版头条、封面文章,并有编者按和作者简介。我们希望把特约综述栏目建设成学术交流的桥梁,一方面推广介绍特约专家个人及研究领域,一方面为本领域专家相互了解提供平台,特别是对于青年学者、研究生而言,通过对特约综述的阅读,可以快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框架,把握领域发展的方向。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mRNA约占基因组的2%,其余为非编码RNA。非编码RNA虽然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但是广泛参与生命现象的各个环节,如生长、分化、发育、免疫,甚至在肿瘤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鉴定发现新非编码RNA,探索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癌症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是后基因组学时代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保证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和调控过程的有序进行,细胞内存在一系列隔室将不同的生物分子分隔开来。这其中除了有膜细胞器,还存在一类无膜细胞器或无膜颗粒,使得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和核酸在不同无膜细胞器中聚集,保证相应生化过程在特定时空条件下高效进行。近期研究表明,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是众多胞内无膜细胞器(如:P颗粒、应激颗粒、核仁和核斑等)动态组装的主要驱动力。生物大分子相分离行为的研究与发现,为重新理解众多结构及细胞生物学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