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花生豆凝集素的化学修饰与荧光光谱研究 |
周红,曾仲奎,刘嘉,鲍锦库 |
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生化教研室 |
|
|
摘要 野花生豆凝集素(CML)经SephadexG-200测得分子量为103.OkD.用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DAB)为显色剂,测得每个CML分子含有5.9个色氨酸残基.在pH5.1,含8mol/L脲的醋酸缓冲液中,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可修饰CML分子中的5.6个色氨酸(Trp)残基,同时使CML的凝血活性完全丧失.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和N-乙酰顺丁烯酰胺(NEM)分别修饰CML的组氨酸残基和半胱氨酸巯基后,CML的活性均无变化.CML在天然状态下荧光发射峰位于336nm处,用CML的专一性抑制糖N-乙酰半乳糖胺研究色氨酸的微环境,发现N-乙酰半乳糖胺可以淬灭CML中88%的色氨酸残基萤光,Stern-Volmer常数K=1.73L/mol.同时发现N-乙酰半乳糖胺能够保护CML,避免NBS对CML的修饰作用,表明色氨酸可能是CML维待活性所必需,并直接参与和专一性抑制糖的结合,其微环境较为疏水.
|
|
关键词 :
野花生豆凝集素,
化学修饰,
荧光光谱
|
收稿日期: 1997-10-20
|
[1] |
李丹彤, 林春江, 侯小杭, 李伟. 红藻条斑紫菜凝集素的纯化及其色氨酸化学修饰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 28(9): 850-857. |
[2] |
要晓静,赵伟,阚鸿,刘忠英*. 荧光光谱法研究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Ⅰ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 28(7): 666-670. |
[3] |
杨秀清, 沈翀, 高冲. 色氨酸残基在碳-碳水解酶催化中的关键作用[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 28(6): 538-545. |
[4] |
杨廷, 贾原, 肖虹, 石亚伟. PICK1中N端酸性区域对其PDZ结构域脂质结合能力的调节[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 28(10): 940-945. |
[5] |
石亚伟,张蕾,肖虹,王丽丽. 重组PICK1蛋白的多聚形式及其与Ca2+和Mg2+的结合[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 23(12): 1012-1018. |
[6] |
王捷熙,檀英霞,李立立,白燕,章扬培. 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遮蔽人ABO血型抗原[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20(05): 653-658. |
[7] |
周长林,小田太雄,挂通一晃. 藏红花凝集素分子化学修饰与其活性的关系[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3, 19(01): 87-91. |
[8] |
储卫华,陆承平.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的化学修饰[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1, 17(03): 372-375. |
[9] |
吴襟,何秉旺. 诺卡氏菌形放线菌β-甘露聚糖酶的化学修饰及活性中心的研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0, 16(02): 227-230. |
[10] |
刘稳,方靖,高培基. 豆壳过氧化物酶的盐酸胍变性与化学修饰研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99, 15(05): 802-807. |
[11] |
陈忠斌,王升启,朱宝珍,孙志贤. 化学修饰对反义寡核苷酸稳定性及抗流感病毒活性的影响[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99, 15(04): 604-609. |
[12] |
刘俊秋,时成波,姜明守,罗贵民,闫岗林,沈家骢. 化学修饰抗体增加模拟酶的GPX活性[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99, 15(03): 444-447. |
[13] |
杨斌盛. 铽(Ⅲ)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结合的荧光光谱研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99, 15(03): 462-466. |
[14] |
鲍锦库,曾仲奎,周红,杨莉. 岩豆凝集素分子修饰与圆二色性的关系研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98, 14(06): 715-720. |
[15] |
胡梁言,阮康成. 胰蛋白酶与ANS的相互作用[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98, 14(05): 567-5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