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86年, 2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1986-12-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於利敏,童坦君,张昌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血浆中含有几十种蛋白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清蛋白,其次为免疫球蛋白。居于第三位的是一组蛋白酶抑制物,关于它们的生物学意义,有些至今尚未明确。引起人们对这类血浆蛋白质的兴趣始于60年代初。当时有人报道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的缺乏与肺气肿的发生有关。该作者用琼脂电泳法检查了六例肺气肿思者的血清,发现在α_1区缺少一种成分,免疫电泳证实它是α_1—AT。直到1970年,西德的N.Heimberger采用了一种特别的生化分析方法,才首次比较系统地分离和鉴定了几种存在干血浆内的蛋白酶抑制物。这个方法把电泳和酶
  • 张善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腺甙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TP pyrophosphate-lyase(cyclizing),EC4.6.1.1]是迄今所知的体内催化cAMP生成的唯一的酶。由于cAMP和第二信使学说在代谢调节中的重要性,自1962年Sutherland等发现此酶的存在以来,它一直是学者们深入研究的对象。这些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使我们不仅对其组成和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于激素、神经介质和药物与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王震熙,李琳达·L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应用DNA重组和分子克隆技术研究雄激素与大鼠储精囊分泌蛋白基因的相互作用。大鼠储精囊总m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dsc-DNA,并克隆于pBR322/X1776中。经原位杂交法筛选含有互补于雄激素调节的mRNA的三个克隆株,其中二株经信使选择杂交翻译法证实它们是编码54K和16.6K道尔顿的分泌蛋白质的基因。同时应用后者的cDNA作为探针进一步研究雄激素对处于不同生理态状下的大鼠储精囊mRNA水平的影响。
  • 张林华,刘秉文,吴兆锋,蓝天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淀粉膳食(糖占总热量80%)对大鼠血脂、胰岛素及cAMP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大鼠摄取高淀粉膳食3天,空腹血浆岛素及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6天后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近四倍(P<0.01),而血浆、肌肉和脂肪组织cAMP含量低于对照组,分别减低38%,45%和32%(P<0.05;P<0.05,0.1

    <0.05;P<0.001)。这三种组织的cAMP-磷酸二酯酶(PDE)活力均无明显的变化。高淀粉膳食3月及灌胃葡萄糖前后,血浆胰岛素与cAMP以及肝匀浆Ac活力有一明显的消涨关系。研究结果提示,高淀粉膳食诱发血胰岛素升高cAMP下降,似与血胰岛素对组织Ac的抑制作用有关,而与cAMP-PDE(低Km值)活力无关。

  • 李进,蔡良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2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全基因组克隆pHBV-NC的酶切图谱,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AvaⅠ和BgLⅡ剪切pHBV—NC_1-DNA,获得了两种不同长度HBV核心抗原基因片段:HBcAgⅠ片段和HBcAgⅡ片段。用带有P_R启动子的质粒pCQV2和带有Lac启动子的质粒pUR222与HBcAgⅠ段和HBcAgⅡ片段连接,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获得了三种不同的表达菌株,命名为pHBcAgⅠ、pHBcAgⅡ和pLcAgⅡ,并对其核心抗原的表达量做了比较。
  • 胡怀钰,马梅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一种新的胎儿血红蛋白变异体。先证者为一健康汉族女性新生儿。变异体含量占全部Hb的7.7%。醋纤薄膜电泳(pH8.6)显示变异体区带稍慢于HbD组,但比HbA_2快。分离的变异体的热变性曲线显示其沉淀速度较HbA和HbF为快,说明它属于不稳定Hb。通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去除血红素、CM-纤维素柱层析、TPCK-胰蛋白酶消化、滤纸指纹图谱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和微量顺序测定等手段,变异体被确定为Ar~T25(B7)Gly→Arg,根据发现地,命名为Hb F-新疆。
  • 王黎明,王申五,吴冠芸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改进的缺口翻译方法,将α-~(35)S-dATP参入DNA分子,获得了>10~8dpm/μgDNA的高比度~(35)S标记探针。用其做Southern吸印杂交探测人类单拷贝基因组织,放射自显影4~10天,能够得到满意的力谱。与~(32)P相比,~(35)S具有半衰期长,无辐射伤害,价格便宜等优点。
  • 丁呜,马忠新,胡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4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自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 Levl.)种子分离的二种甜味蛋白MaⅠ和MaⅡ的远紫外区域圆二色谱,并按Yang和Chen的方法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它们的构象单元含量,结果表明α螺旋含量最多:对MaⅠf_H=0.43、f_β=0.24、f_R=0.33;对MaⅡ,f_H=0.37、f_β=0.33、f_R=0.30;其相关系数均为0.9876;计算所得理论曲线与实验曲钱其本吻合。二种甜蛋白的激光拉曼光谱测定结果也表明其主要构象单元为α螺旋,此外,均无SH谱带:MaⅠ的Tyr残基暴露于分子表面;与MaⅡ相比,MaⅠ有明显的545cm~(-1)和1101cm~(-1)谱带,这可能从构象上说明MaⅠ与MaⅡ对热和变性剂处理表现不同的原因。
  • 郑双,范慕贞,李士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5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观察到二乙基亚硝胺(DENA)致癌大鼠肝细胞液及颗粒提取液中P21及P42磷酸化都比正常肝高,增高的程度似与肝细胞癌变相关。新生一天及四天大鼠肝中P21及P42磷酸化也有增高,但再生肝中不增高。磷酸化21的磷酸根接在丝氨酸羟基,PP21不含磷酸酪氨酸或磷酸苏氨酸,或含量极微。
  • 丁广治,周莉,王园园,马贤凯,黄萃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6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HBc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水平,将有HBcAg的基因片段用核酸外切酶从两端消化,插入载体质粒pUR222的EcoRI酶切位点,转化Ecoli BMH71—18,用菌落原位酶联免疫法由275个转化子筛选到7株阳性克隆,用ELISA比较了它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水平最高者为M2066菌株,P/N=2.0时菌体裂解液的稀泽度为1:33000’比表达最低者M2098高8,000倍,比第一代菌株M206高15,000倍,DNA顺序分析结果表明与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发卡结构去除有关。用SDS-PAGE和聚乙烯簿膜复印法检测菌体裂解液中HBcAg的分子量为21000,42000及63000,呈单体和聚合物形式存在,比由病人肝脏和血液中提取的HBcAg(19000)分子量大,为融合蛋白。经琼脂免疫双扩散与ELISA阻断试验未发现与β半乳糖苷酶有免疫学交叉反应。用ELIDA法,M2066-HBcAg与肝-HBcAg同时检测40份血清标本的抗-HBc,二者符合率95%。
  • 贺福初,夏寿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7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方法以DNA单链断裂的检测为基础,在背景γ射线照射下进行DNA交联检测。所建方法与Kohn氏原法相比,洗脱时间大为缩短,实验所用主要材料都能立足国内。本文引入“交联度”这个参数,能同时相对定量地表示DNA总交联、DNA-蛋白质交联和DNA链间交联。此外还从DNA、蛋白质两方面确证了DNA-蛋白质交联的存在。
  • 南新升,张宗玉,张迺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77-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染色质的组成成分,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在特异的蛋白激酶作用下可以发生磷酸化修饰,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可能在染色质的结构,基因表达以及DNA复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比较是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核和正常小鼠肝细胞核内酸溶性蛋白质及其磷酸化的差异。正常小鼠肝细胞核酸溶性蛋白质的电泳染色图谱有一条明显可见的组蛋白H_1~0蛋白带,而对小鼠腹水型肝癌来说,此带极浅,但在腹水型肝癌细胞核酸溶性蛋白质的电泳染色图谱上可见到表观分子量约为68K的一条蛋白带,而正常小鼠肝未见此带。此外,从电泳胶片~(32)P放射自显影图谱可见腹水型肝癌组蛋白H_1,H_2A和非组蛋白带Ⅱ(MW43K),带Ⅲ(MW.67K)带Ⅳ(M.w.97K)磷酸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小鼠肝。
  • 王嘉仪,王木尼,李丹宁,杨仁逵,苏学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甲状腺素(T_4)在外周组织5′单脱碘为3.5.3′-三碘甲腺氨酸(T_3)而使其生物学活性大大提高,故催化此反应的碘化甲腺氨酸5′脱碘酶被视为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的重要调节因子。不同胎令脏器该酶活性的研究将为了解胎儿期间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及共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将对人胎肝匀浆碘化甲腺氨酸5′脱碘酶研究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6): 88-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