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86年, 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86-08-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祁国荣,曹功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核糖核酸酶P(RNase P)是一类使转移核糖核酸(tRNA)5′端成熟的加工酶,在tRNA生物合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Nase P活性于1972年在大肠杆菌中首次发现,到1977年证明该酶是一个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两者构成的核糖核蛋白(RNA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A部分为酶活性所必需。1979年将无活性的RNA组分和蛋白质组分重组得到有活性的酶。1983年分离出RNase P中RNA组分的前体分子,同时阐明,无论
  • 黄承汉,谭荣安,林关绵仙,胡玉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叙述一种用于基因组限制性图谱研究的Southern印迹术的改良方法。正常和地中海贫血DNA经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完全消化及凝胶电泳分离后,进行干印,变性与中和处理,再和相应的珠蛋白基因探针杂交。修改过的凝胶杂交法具有简便、经济和省时等优点,可对单拷贝基因进行灵敏、可靠的检测,因此能用于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和DNA多态性的分析。作者还就此法与现存的探针制备系统合用的可行性作了扼要讨论。
  • 张俊武,吴冠芸,左瑾,方福德,沈岩,王荣新,黄友文,张尼佳,杨国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印迹杂交技术和β-珠蛋白基因探针测定了中国人β-株蛋白基因3’旁侧BamHⅠ多态性位点。22kb带在β~A染色体上出现的频率为32%,但在β~T染色体上出现的频率为0。BamHⅠ多态性位点分布频率的这一特点在β-地贫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沈珝琲,Vincent G.Allfrey,Edward M.Johnson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2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人外周血富集的T淋巴细胞置于40—42℃(热休克)的环境中培养,以模拟机体发热时细胞所处的环境温度,通过标记氨基酸参入实验发现热休克至少可诱导十余种分子量不同的多肽合成,其中以71,000和90.000d分子量的多肽合成最为旺盛。本文还对主要热休克蛋白的诱导特异性和动力学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 杨彦,孙莉,何炳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2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DNA/抗-DNA免疫复合物中分离DNA,用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些DNA是很不均质的双链片段。它们的分子量范围很宽,镜下可见的最小片段长553A(约150bp),最大片段长10431A(约2800bp),多数DNA片段长约200—400bp,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有明显区别。另外,还观察到具有单链末端的双链DNA片段。
  • 杜锦珠,曾耀辉,陈旭东,张龙翔,关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毒素(Endotoxin,简称ET)是百日咳全菌苗(Bordetellapertussis vaccine)产生副作用的主要毒素之一,且不易除去。现有的分离方法,如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较繁琐,成本高。本文采用Sepha-cryl S-300凝胶层折法可以简便有效的去除大部分内毒素。初步毒素试验结果表明:已达到日本生物制品规格的要求。两种保护性抗原FHA和LPF-HA也得到进一步分离纯化,为今后研制高效的百日咳组分菌苗提供了实验条件。
  • 王道苑,许帼英,郑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4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红细胞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活力在小鼠和人增龄时的变化。在3、7、17和34周龄?性小鼠(BALB/C,ICR和DBA/2)的实验中,观察到红细胞RI活力随小鼠周龄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用20—60岁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发现红细胞RI的活力变化与增龄具有线性相关。y=-43.25x+5290,r=0.477,P<0.001,n=58。 本文提出;红细胞RI活力随增龄而下降,能反映生物年龄的变化,并对RI在细胞代谢的意义及与衰老的关系进行了讨论。RI的研究为阐明衰老机理提供了一条途径。
  • 蔡宝立,高才昌,曹雪梅,张秀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49-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萘质粒ND1.860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Ⅲ完全消化和部分消化所产生的限制片段,分别在大肠杆菌质粒pBR322中克隆。通过对含有ND1.860HindⅢ片段的17个重组质粒进行限制酶分析,建立了ND1.860质粒的HindⅢ、EcoRⅠ和XbaⅠ种内切酶26个切点的酶切图谱。
  • 陈奎,陈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从兔胰组织中提取出总RNA后,经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得到兔胰mRNA。研究了此mRNA在麦胚无细胞体系中的翻译。不同的pH和不同浓度的乙酸钾对兔胰mRNA的翻译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麦胚体系中镁离子低到1.5mM时,精脒的浓度对兔胰mRNA的翻译也有重要的作用。 利用放射免疫的方法,在麦胚无细胞体系所翻译的混合产物中,测出了胰岛素的免疫活性,大约每50微升中含有2.5微单位。
  • 夏寿萱,徐惠英,范国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6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简化的Kohn氏碱洗脱法,观察了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对小鼠S-180肿瘤细胞DNA单链断裂及其重接修复的影响。激光HPD能导致S-180细胞DNA单链断裂明显增加,而且这种断裂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继续增多。在本实验条件下没有观察到HPD对X线的增敏作用,HPD不能增加X线所致的DNA单链断裂,也不能影响其重接。单链断裂重接动力学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论点。
  • 王世中,陈冠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7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用PEG修饰的McAb的某些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修饰的McAb与天然的McAb相比有如下几点变化:1.随修饰度增高,分子量增大;2.随修饰度增高,PAGE与SDS-PAGE泳动速度减慢;3.修饰的McAb等电点发生酸移;4.等速电泳呈峰高降低与泳动速度稍快的变化;5.园二色性光谱无明显的构象变化。修饰的PcAb与酶,除修饰酶与天然酶的园二色性光谱有明显不同外,其它的变化与修饰的McAb相似。
  • 王光荣,史美琴,罗清华,黄耀煊,齐凤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8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37℃用1%β-巯基乙醇处理大肠杆菌HBcAg2小时,可使其全部转化成HBeAg。以常规ELISA方法不能检出HBcAg活性。该制品能被抗-HBe阳性血清特异中和。4℃以液体形式存放稳定,-20℃经过冻融活性下降。HBcAg转化成HBeAg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行为有所改变。分别用转化的大肠杆菌HBeAg和血浆HBeAg作为酶联反应的诊断试剂,检测35份HBsAg阳性乙肝病人血清标本的抗-HBe,符合率为91.4%。同用Abbott-HBe(RIA)试剂盒测定的17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试验结果比较,符合率为100%。说明转化的大肠杆菌HBeAg可代替血浆HBeAg作为检测抗-HBe的诊断试剂应用。
  • 於利敏,童坦君,张昌颖,张纯海,陈文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986, 2(04):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血清中有一小部分蛋白质在体外能与DNA结合,被称为血清DNA结合蛋白质(以下简称DBP),其组成与生物学意义目前尚未完至明了。1975年Hoch等人报道肿瘤患者有一种血清DBP的含量增高,引起人们注意。此后就血清DBP与肿瘤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发现若干种血清DBP的水平在肿瘤中有变化。其表现虽不一致,但似乎与肿瘤的类别无明显关系。这种现象在本实验室对患癌小鼠的血清DBP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关于肿瘤患者血清DBP总量的变化,目前尚未见到报道。本文报道了恶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DBP总量的测定及其比较。